刘士泉,1993级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任学校共青团通讯社副社长,现为青岛泉智哈商经济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荣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青岛明哒尔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副所长。兼任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青岛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导师。
我今年毕业二十五年了,临近知天命之年,又时值母校70周年华诞,不免回忆往日的青葱岁月。匆匆似乎又漫长的四年时光,看美丽校园,人头攒动;望三孔桥头,几番思索;踱通达街上,几度狂想;逛大发市场,满目琳琅。如果要说我与商大的故事,首先要提及的莫过于“共青团之声广播站”了。
广播站编辑部合影
我于一九九三年秋季入学黑龙江商学院会计系,当时只有一个专业——会计学,被分到一班就读。20世纪90年代初,有着新中国第一所商学院美誉的黑龙江商学院自然得到不少莘莘学子的青睐,高分入学者甚多,其中不乏胸有锦绣、出口成章的青年才俊。欢迎新生入学后不久,学院学生会在综合楼二楼大教室纳新,在室友们的怂恿与支持下,我怀着探求新鲜事物的心理,首次穿着借来的西服,打上领带很不自然、面露囧状地站在竞选台上,在一片嘈杂声中竞选失败了。或许是我展示的几篇文章产生了效果,次年春天院团委组建广播站时,我捷足先登了。
会计专业1993级1班合影
进入院团委后才知道,原来学校曾经是有广播站的,但不知什么原因中断了,播音用的主要设备还保留着,但挂在室外的喇叭被摘掉了,还有一些小零件需要购置安装。于是,在宋真老师的指挥下,九二级张坚念、九三级商长君和我去道外买来了相关物件,并在某一天下午把喇叭挂在了操场边的大树杈上。在人员配备上,有老师安排的、有同学推荐的、也有毛遂自荐的。九二级郭岩、夏志春担纲播音主任,后来九二级米莉也加入进来成了播音主力;有个忘记名字的九二级学姐担任唯一采编;九三级的播音员有安洋、张彤雨、王莹慧、刘艳梅、黄群艳,记忆中李芸娜也是九三级的;九二级张坚念任广播站站长,同时兼宣传和编辑,九二级郭海峰、九三级商长君和我任编辑。“校园之声”广播站开播了,校园内有了嘹亮的喇叭声,打破了往日的沉寂。
后来九四级新生入学,广播站又招进来一批新人,有叶青、程斌、杨乐、满浩宇、靳永凌、刘健、王更军、于燕、刘晓娟、王沛荣、何靖昕、尹雅兰、高宁、韩春和包力,把“校园之声”改名为“共青团之声”,于是“共青团之声”广播站又开始在校园内响起来了。一九九四年冬季,广播站第一次组织全学院范围的庆祝活动,并进行了文艺演出,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全家福。
一九九四年商学院广播站全体人员合影
文艺演出时,我和刘晓娟合演了一段相声,其中道具有一把菜刀,是从餐旅系借的,因为菜刀是他们的学习用具;羊毛衫是穿同宿舍杨成彦的,裤子是梁玉宏的。或许是那次舞台表演的激发,我才有了日后的幽默感。
刘晓娟和我在表演相声
当时的播音节目大都采用录制式,一男一女播音员把编辑事先准备好的稿件熟悉一下再开始播音,由编辑操作录音机录制到磁带上,一般第二天中午12点放学后和下午16点30分开始播放,播放时间大约半小时。每天一个栏目,我负责的是周四的“校园论坛”。播放节目采用轮流制,轮流到的同学可以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提前下课去广播室值班,老师都是允许的。这样避免了拥挤,并且可以顺道把中午饭买了端到广播室里吃,同时播放节目,保证同学们下课就能听到“共青团之声”广播站的播音。每当声音响起,都有一点小自豪感呢。
开心快乐的体育课
也有现场直播的时候。学院举办的运动会,播音宣传自然由广播站负责,这时就是现场直播了,播音员都很乐意奉献,播音稿件由各系撰写,编辑负责审核一下即可。
下午的点歌节目也是直播的,很受同学们欢迎。有给因病住院同学送平安祝福的、有给同学祝贺生日快乐的、有点歌送给老师的,不一而足。某次收到男同学点歌送给心仪女孩的,并要求表达爱意,被我压下了,我至今还心存遗憾。
一九九六年临近夏天,我从广播站去了院学生会编辑部,主要工作是主编《大学城》,再后来,团委整合院学生会编辑部、《共青团通讯》编辑部和大学生记者团,新成立共青团通讯社,下辖各刊编辑部、大学生记者团和广播站,由白云龙老师兼任社长,我当副社长,主持日常工作。
军训时我的舍友合影
在广播站从事编辑的近三年时间,是我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大学四年平淡无奇,那么共青团之声广播站就是一抹靓色;如果说大学四年波澜壮阔,那么共青团之声广播站就是最美的浪花一朵。
广播站的每个细节都历久弥新,值得回味。
刘士泉
2022年7月13日